未来万亿稳定币的代工厂们
撰文:Sleepy,BlockBeats
全球最大的在线支付基础设施之一 Stripe 旗下的稳定币发行平台 Bridge,为拥有超过 3000 万加密用户的钱包应用 MetaMask 代工推出原生稳定币 MetaMask USD(mUSD)。
Bridge 负责从储备金托管、合规审计到智能合约部署的全套发行流程,而 MetaMask 则专注于前端产品界面与用户体验的打磨。
这一合作模式,正是当下稳定币行业最具代表性的趋势之一,越来越多的品牌方开始选择将稳定币的复杂发行流程外包给专业的「代工厂」,就像苹果将 iPhone 的生产交给富士康一样。
自 iPhone 诞生以来,富士康几乎一直承担着核心生产任务。到今天,全球约八成 iPhone 在中国完成组装,其中超过七成出自富士康的工厂。郑州富士康一度在旺季容纳三十多万名工人,被称作「iPhone 城」。
苹果与富士康的合作,并不是简单的外包关系,而是现代制造业分工的典型案例。
苹果将资源集中在用户端,比如设计、系统体验、品牌叙事与销售渠道。制造对它来说并不构成差异化优势,反而意味着庞大的资本支出与风险。因此,苹果从未拥有过自己的工厂,而是选择把生产交给专业伙伴。
富士康则在这些「非核心」环节上建立起核心能力,他们从零搭建生产线,管理原材料采购、工艺流程、库存周转和出货节奏,不断压缩制造成本。在供应链稳定性、交付可靠性和产能弹性这三方面,它建立了一整套工业流程。对于品牌客户而言,这意味着零摩擦扩张的底层保障。
这种模式的逻辑是分工协作。苹果不必承担工厂和工人的固定负担,也能避免在市场波动时背上制造风险;富士康则凭借规模效应和多品牌产能利用率,在极低的单台利润里抽取总体利润。品牌专注创意与消费触达,代工厂承担工业效率与成本管理,形成双赢。
这并不仅仅改变了智能手机行业。自 2010 年代起,电脑、电视、家电甚至汽车都逐渐走向代工模式。富士康、广达、纬创、Jabil 等厂商,成为全球制造业结构重组的关键节点。制造被模块化、被打包,成为可以规模经营、对外出售的能力。
十几年后,这套逻辑开始移植到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:稳定币。
表面上,发行一枚稳定币只需要在链上铸造。但要真正让它运转,背后涉及的工作远比外界想象的复杂。合规框架、银行托管、智能合约部署、安全审计、多链兼容、账户系统接入、KYC 模块集成,完成这些环节,需要的是资金实力和工程能力的长期投入。
我们曾在《发一个稳定币要多少钱?》中详细拆解过这一成本结构:一家发行机构若从零起步,初期投入往往在百万级,且多为不可压缩的刚性支出。上线后,每年运营成本甚至可能达到数千万,覆盖法律、审计、运维、账户安全和储备管理等各个模块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,币市有风险、投资请慎重。
- 嘻哈财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