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我是加密主理人
作者:Yanz,深潮 TechFlow
一身潮流的装扮,一家“有态度”的小店,一口中英文夹杂的表达,将个人风格贯彻到每一根发丝,用高贵的态度俯视所有来客,构成了当下大众对主理人的消解与调侃。
主理人的真正意涵在“主打一个不理人”的戏谑中被消解,但作为最初专业负责人的代名词,它代表的那群人一直都在。
有人说,加密行业是“超级个体的乐园”,在这里,活跃着一群真正的主理人。
有人每天只花 30 分钟搭起求职信息撮合平台,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础设施;有人在熊市中坚持留在牌桌,成为知名爆料博主;有人从行业大厂抽身,选择用结果说话;也有人在城市里搭建实体空间,为更多新人架起沟通的桥梁。
我们找到了一些加密主理人,他们每个人都称得上是一个超级个体,这是他们的故事。
加密无畏:选择热爱,留在牌桌上我是加密无畏,一个 Web3 爆料博主和社区建设者。
加密世界的大门,是在几场线下活动中向我敞开的。在那里,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这个行业的基本概念和代币知识,随即被深深吸引。怀揣着好奇与热情,我投出了几份简历,先是踏入了一家区块链媒体,后来又辗转至火币交易所。
币圈大厂的日子,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并无二致,都是遵循既定流程,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任务。我在不同岗位间穿梭:市场运营、品牌公关、研究分析、社群管理都曾涉足。
2021 年年底,我告别了交易所的生活,开始探索全职工作之外的可能性。一边寻找新工作,一边思考一个问题:在这个行业里,除了打工,还有没有其他生存之道?
这个问题并不难,加密世界天然适合“超级个体”的存在。无论是研究员、交易员、博主、KOL 还是社群组织者,只要找到合适的变现方式,都能过得相当滋润。
离开公司后,我的生活节奏彻底改变。通常是 10 点到 11 点才起床,刷刷手机,浏览消息,午饭后大约 2 点开始工作直到晚餐时分。期间可能会有会议或与朋友的约见。晚饭后,或做些交易,或玩游戏,或锻炼身体,一般要到凌晨一两点才入睡。这种生活方式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形成鲜明对比,而最宝贵的就是自由,没有公司框架的束缚,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探索生活。
如今,我的精力主要分为两部分:一是经营个人 IP,包括推特、币安广场和小红书;二是运营加密社区,为项目方提供专业服务。
从 2022 年 9 月起步,加密无畏这个账号现已积累了 20 多万粉丝,这其实是个意外收获。2025 年初,币圈内对项目方的不满情绪高涨,尤其是 VC 币和 meme 币两个热门趋势饱受批评。我顺势而为,披露了一些内幕信息,没想到一炮而红,于是便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了下去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,币市有风险、投资请慎重。
- 嘻哈财经